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进展 > 科研进展新闻
科研进展新闻

重点实验室王伟团队在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特有性进化动态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期:2025-06-24来源:

字体: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平均海拔4.5 km,面积约为2.5 × 106 km2,包括高原台面、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三个亚区。该地区拥有两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温带植物群的家园,特有性极高。随着全球变暖加剧,该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然而,人们对该地区特有生物类群的进化动态知之甚少。

重点实验室王伟团队以青藏高原陆地植物特有属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37个陆地植物支系(包含1740个物种)的系统发育、分化时间、生物地理和生态位分化等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植物特有属的起源规律和潜在驱动因子。研究人员对青藏高原陆地植物特有属进行了全面梳理,揭示青藏高原特有属的起源由青藏高原隆升及与之相关的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生态位和海拔分化所驱动;进一步深入分析表明,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特有性在始新世早期已开始出现,该地区特有的生物多样性是由就地物种形成和外来迁入共同产生的。青藏高原三个亚区植物区系特有性的形成过程并不同步,由其各自不同的地质气候事件所驱动,但中新世是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特有性形成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研究还发现,长期的就地起源和外来迁入事件共同驱动了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特有性的形成,但二者对三个亚区特有性的相对贡献明显不同;其中,就地起源在横断山占主导地位,且其拥有较古老的特有成分,是青藏高原特有性重要的“泵”和“汇”。

该研究澄清了青藏高原陆地植物特有属的数目,揭示了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特有性的形成过程及其驱动因素。提高了人们对青藏高原特有的生物多样性进化历史的理解,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于6月23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426017122


青藏高原及其三个亚区的范围和特有属代表植物

青藏高原陆地植物特有属起源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A-D)青藏高原及其三个亚区特有属的起源动态;(E)青藏高原不同地区古海拔曲线;(F)全球温度和亚洲季风变化曲线

上一篇: 重点实验室葛颂团队揭示了多倍体植物二倍化的复杂式样 下一篇: 中国种子性状数据库:弥补全球数据空白的关键一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