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积极组织与参与公众开放活动。以参观、科普讲座、大学生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推动科学普及工作。向公众开放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保证未来国家重点实验室汇集和吸纳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
2023年,实验室通过参与“2023年全国科技周暨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全国科普日以及“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主场活动、“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科普开放月”“广州科普游自由行”等大型科普活动及植物主题科学教育课程。结合实验室特色科研成果,进行了百余场趣味性强、互动感强及专业性高的系列活动。促进了公众走进科研院所、亲近科学、热爱科学,为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传播科学精神贡献了力量。公众号累计关注人数12,431人,推送文章36篇,阅读量达到54,775次;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向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累计推送动态信息和服务案例22条,发布数量在31家资源库中位居第三名。举办“‘台纸上的植物世界’科研标本制作体验”“植物科学画讲座”、“一粒种子的变身”科普展览、“微生物里的好朋友和坏朋友”科普互动活动、芳香植物精油、纯露、精油皂、花草茶等产品的制作过程及使用方法,普及芳香植物知识,传播芳香植物文化;葡萄酒品鉴主题活动,“点亮卫星”“发射火箭”“闻香识植物”“长在树上的肥皂”等科普活动。
通过各类开放活动,公众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成果,与科学家面对面,向全社会全面展示中国科学院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方面的重大科技创新进展和科技创新成果,描绘科技造福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景,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科研工作者们时刻牢记新时代科学普及的使命,不忘初心,在把科研写在大地上的同时,努力把科学知识和技术推向公众,更好地服务社会。
科研标本制作体验活动现场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零距离”板块组图
舒庆艳研究员讲解油用牡丹-食用油届新宠
“芳香校园、科普未来”公益课堂和萄酒工艺与鉴赏”特色课程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2023)广州专场活动
广州科普游自由行系列活动